工程界要保就業?長遠規劃最緊要!
相片由作者提供
最近拜會了不少行內專家和前輩,大家都不約而同指出,工程界一直以來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工程量不穩:業界在經濟好景時,因發展過度進取而「飽死」;經濟低迷或社會政治氣氛緊張時,則停滯不前而「餓死」。這種「飽死、餓死」的長期問題為業界所難以適從。政府雖然於疫情後推動了一系列「保就業」措施,但對於工程界真正「保就業」需要的穩定開工量,以及香港的長遠及可持續發展規劃,卻仍置若罔聞。
筆者和不少關心工程界發展的行內人士,都曾多次批評政府對公共工程及基建缺乏長遠規劃,加上近年經濟轉差,不少工程界從業員開工量不足。政府應盡快制定香港工程界的長遠發展藍圖,有系統地規劃未來工程時間表,並及早就工程對建造業的人才需求及培訓、環境的影響、未來建築材料需求、氣候變化風險等作評估。 這一方面能穩定每年規劃及上馬的工程量 ,同時讓公眾對大型基建項目的需要和影響有充分時間作廣泛及深入的討論。
被譽為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的規劃師劉太格,就曾批評香港最大問題不是沒有土地,而是政府缺乏規劃,難以得知什麼地方要用地,卻把房屋問題歸咎於「土地不足」。港府過往只是不定期推出報告,例如2018年發表了《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內容空泛,將政府不同部門的研究內容,如創新及科技局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運輸署的《香港 好‧易行》、運輸及房屋局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鐵路發展策略》等,拼湊而成。一份真正惠民的城市長遠發展藍圖必須以人口政策、年齡分佈、經濟發展模式、通勤模式等作基礎考慮,具前瞻性及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制定未來數十年的基建、房屋、運輸、醫療等發展目標,加上具體時間表,協調相關部門落實計劃。
港府除了應參考新加坡的規劃方式,更可成立「長遠規劃基金」,從財政儲備及每年賣地收入持續撥款注資,為未來基建項目提供穩健財政資源,增加發展局和規劃署人手,同時加強局方「項目策略及管控辦事處」的角色,以應付和協調未來更全面的長遠規劃需要。
過往工程業界的代議士,顯然未能有效督促或建議政府推出定期的長遠發展計劃,亦未能提升市民對工程專業的印象,回應「工程超支」、「大白象工程」等負面標籤。
長遠規劃能加快項目進度,確保本地工程量穩定,減低工程延誤的機會;社會也可及早知道未來的基建發展,並就此作深入廣泛的討論。在規劃及審批工程時,不但考慮住屋、基建工程能配合市民生活、就業,亦可參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全盤考慮,加入節能減排、保護海岸線、雨水蒐集和水源管理、綠化等元素。政府也要參照2015年聯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並配合長遠減碳策略,推動香港的進步與建設,確保未來有能力應對人口老化、氣候變化、數碼化等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資料來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工程界要保就業?長遠規劃最緊要!-224277
June 25, 2020 at 06:50PM
https://ift.tt/2AYKVeN
工程界要保就業?長遠規劃最緊要! - 青年議政: 黃偉信 - AM730
https://ift.tt/2Yc1SLB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